试用期不交社保被员工举报,用人单位将面临一系列法律和经济后果,具体如下:
⚖️ 一、法律责任与经济处罚
补缴社保及滞纳金
根据《》第八十六条,用人单位必须补缴欠缴的社保费用(包括单位应缴部分和个人应缴部分),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。例如,若欠缴1万元社保费30天,滞纳金约150元,长期欠缴成本更高。
若逾期仍未补缴,社保征收机构可处以欠缴金额1-3倍的罚款。例如欠缴10万元,最高罚款可达30万元。
行政罚款与责任追究
依据《社会保险法》第八十四条,未办理社保登记的用人单位,除补缴外,还可能被处以应缴社保费数额1-3倍罚款,并对直接责任人(如法人、HR)罚款500–3000元。
? 二、员工解除合同与经济补偿
员工主动解除合同权
根据《》第三十八条,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,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(N倍月工资)。例如工作满6个月,需支付半个月工资补偿。
实践中,员工若因此提起劳动仲裁,胜诉率较高。
⚠️ 三、工伤赔付风险全由企业承担
若试用期员工发生工伤,因未参保,所有工伤保险待遇(医疗费、伤残补助等)均由企业自付。例如工亡赔偿需企业承担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(2023年标准约98万元),远高于社保缴费成本。
⚠️ 四、其他行政与声誉影响
列入社保黑名单
严重违规企业可能被列入社保失信名单,影响招投标、融资等经营活动。
信用与声誉损失
社保违规记录将公开通报,损害企业形象,增加招聘难度。
? 五、企业应对建议
立即补缴整改:在收到社保机构责令后30日内完成补缴,减少滞纳金。
协商补偿员工:若员工已举报,可协商额外补偿(如补贴医疗费)以避免仲裁。
完善合规流程:入职30日内完成社保登记,避免以“试用期”或“书面协议”为由拒缴(此类协议无效)。
? 总结
试用期不缴社保被举报,企业将面临三重风险:高额经济成本(补缴+滞纳金+1-3倍罚款)、员工维权索赔(经济补偿+工伤兜底)、行政信用惩戒。合规参保是企业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,试用期员工同样适用。建议企业通过专业社保代理或法律顾问定期审查用工合规性,防范风险。